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标准解读 > 正文

国家标准《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》(GB/T 22126-2025)解读

日期:2025-08-15

一、标准概况

标准编号:GB/T 22126-2025(代替GB/T 22126-2008)

标准名称:《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》

发布时间:2025年8月1日

实施时间:2025年8月1日

二、标准修订背景

GB/T 22126-2008《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》自 2008 年发布实施以来,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,为指导物流中心作业规范体系的建立、保障物流中心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。然而,随着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,对物流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第一,物流中心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,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对物流中心的运营带来了改变。例如,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货物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,提升了作业效率,运输管理系统可以优化配送路线规划和车辆调度,降低了运输成本,RFID、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对货物位置、温湿度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控,增强了风险管控能力。这些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作业内容和管理方式。

第二,物流中心运营和作业管理需要融入绿色低碳循环理念。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,物流中心的绿色化运营显得尤为重要。绿色化不仅体现在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上,还包括使用环保材料、优化运输路线、提高货物装载率等多方面的措施,需要在作业规范中进一步强调。

因此,需要对《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》进行修订,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,规范物流中心的作业。

三、标准主要内容

标准规定了物流中心的通用作业要求、作业管理、检查与改进的内容,适用于物流中心的作业活动。

一是提出了物流中心的作业要求,重新梳理原标准中物流中心作业涉及的环节,将物流中心的作业环节分为:订单处理、收货、储存、盘点、装卸、搬运、分拣、包装、发货、流通加工、返货处理,对各作业的要求中包括了对于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使用的要求。

二是提出了物流中心作业的管理要求,包括对作业管理制度、作业人员、设施设备、信息系统、作业安全、绿色环保的要求。

三是提出了对物流中心作业检查与改进的要求,按照标准前几章要求定期开展作业检查,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作业改进措施及实施。

标准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。

第一,将原标准中作业内容和管理内容分开,使物流中心在运营管理上的要求更清晰。在“作业要求”中重新梳理了作业流程,加入信息技术使用的内容;而“作业管理”中包括对作业相关人员、设施设备、信息系统的管理,并强调了作业中的安全管理和绿色环保要求。

第二,增加了物流中心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。在作业流程中增加“返货处理”,提升物资循环利用水平;在管理要求中加入“绿色环保”要求,提升作业的绿色化水平。

四、标准实施的意义

《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》修订版的实施具有以下意义:

第一,提升物流中心的作业管理水平。通过推广订单处理、收货、储存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,强化现场管理,提升物流中心的整体运营效能和服务质量。同时,加强了物流中心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,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、加强安全培训、实施应急响应计划,保障物流中心的稳定运行。

第二,提高物流中心的数字化水平。通过规范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心各环节作业中的应用,包括对货物和环境的监控、对运输轨迹和货物状态的监控等,推动物流中心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
第三,推动物流中心的绿色低碳环保改造。通过鼓励并规范节能减排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,促使物流中心经绿色化改造之后,降低运营能耗与碳排放,契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规定,同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,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。